千名学子第一次见战斗英雄

>信息播报

千名学子第一次见战斗英雄

来源:未知    时间:2018-09-30

 作者:苏煜尧    编辑:王宇


    当今,越来越多网瘾少年成为“吃饭睡觉打豆豆”的逍遥肥宅,因为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出现幻觉和癔症。前不久,大家热议的“小鲜肉”“娘化”趋势,这些家长困心横虑的难题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我们不禁要问,教育怎么做?学习学什么?中国孩子能否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9月22日,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应邀来到中国传媒大学新生军训基地,以“胸怀男儿志,热血写春秋”为主题,为近千名大一男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遗憾的是,由于场地限制,还有千名学生未能进入现场。

    9月的北京,天朗气清,明媚阳光中透着几分清冷。刚走进军训基地的史光柱便听到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整齐划一的方阵踏步声,振奋人心的助威呐喊声……

    中国传媒大学2550名新生6天前便来到军训基地,从整理内务学起,穿插军事理论课、队列训练、军体拳和匕首操训练、10公里定向越野等。尽管大部分孩子都是重量级“小眼镜”,但通过6天的集训,孩子们各个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只能容纳千人的军训基地小礼堂里,孩子们在教官的引领下整齐列队、端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充满好奇地迎接英雄史光柱。许多孩子低声耳语:“这就是英雄,你见过英雄吗?”“这是真的打过仗的英雄?”“跟电视里演的一样?”

    讲台上的史光柱打断孩子们“军训苦不苦?”“不苦”零落无力的回答声传入史光柱耳中。英雄眉头微蹙提高声音又问道:“大声告诉我,苦不苦?”顿时,孩子们掷地有声的回答:“不苦!”英雄满意地点点头,扯开手术后依然沙哑的喉咙询问,“大家听过战斗英雄讲课吗?”现场齐声回答“没有”。史光柱回忆起战友们英勇战斗的事迹。

   “王龙贵是火箭筒手,19岁,来自贵州,战斗打响后负责掩护我们,一枚子弹从左侧飞来,击中他的脸颊,由于两腮贯通伤,口腔无法包扎,嘴里的鲜血染红绷带和前胸。我命令他下阵地,他说不出话,却重重在我胸口打了一拳,迅速移动位置消灭敌火力,直至壮烈牺牲。

    秦安金,轻机枪手,19岁,成都人,左脚掌被地雷炸断,为跟上全排,掩护部队战斗,单腿支撑身体,跳跃前行,掩护班排浴血奋战,直至壮烈牺牲。

    季光能17岁,秦安金的副射手,见秦安金牺牲,抱着秦安金失声痛哭,可阵地上还在激烈交战,他放下秦安金,提起轻机枪追上来,选择好位置后继续掩护战友,消灭两个敌火力点,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

    战士们的牺牲撞击着现场孩子们的心灵,“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的战斗精神震撼着现场每一名男子汉。先前,个别有些懒散的学生也抬起头,凝神聚气听英雄讲述34年前边关战场上,发生在与今天的他们同龄,甚至更小的战士身上的故事。掌声不断……

    当英雄讲到自己战伤失去双眼后,经历了绝望自杀,又因父亲急火攻心病逝、母亲精神失常、还要养活6岁的弟弟而再次振作,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自学进入大学,并以平均83.9的高分与健全同学一道完成学业,成为全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此时,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

    讲课时长比原计划一延再延,已过午饭时间,史光柱征求校武装部长齐金贵的意见“还讲不讲?”齐部长肯定的说“讲!”场内的热情到达顶点。男子汉们宁愿不吃饭都要继续提问。其中,一名来自2018级电视编辑专业的18岁男生蒋子云,呼吁推动中国影视分级制度的建立,更好地表现战场和中国军人的风采,他的呼吁引来掌声一片,同时,史光柱也惊讶于一名18岁学生竟有如此深刻的思考。

    在青少年教育隐忧重重的当下,这样的场面是难能可贵的。与其让孩子困在书堆到处追寻视觉上的冲击何不让甘为祖国舍生忘死的英雄走到孩子们中间,用自强不息的现身说法唤醒年轻的心,感召本应热血阳刚的灵魂。

    教育怎么做?教育不是娱乐,人生并非游戏,社会呼唤立德树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如何通过更多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孩子,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学习学什么?中国孩子更应该学习的是独立、抗挫与担当。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才能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强力部门助推退役军人最美人生 下一篇:烽火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