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爱心是青春永驻的一剂良药
----小记前外交部长李肇星
据网络信息:李肇星,男,汉族,1940年10月生,山东胶南人。大学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参加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成为中国建国后第九任外交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会长。 李肇星有“诗人外交家”之称,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
于我对李肇星原先最深刻的印象,不只是他曾被称为“铁嘴外交官”,他还是一位会写诗的外交部长----“诗人外交官”;既是诗人,必是激情澎拜;必是通人性、讲人情、有爱心的人。正因为这一点,我由衷对他佩服,佩服他的真才实学、佩服他的伶牙俐齿、佩服他在外交场合的游刃有余、佩服他的为国增光、佩服他的与众不同。真可谓:
才情横溢好为官,
德高重望民之宽;
肇星不负众人举,
载月在肩道更远。
前不久,在一次聚会中,我从朋友处了解到,他还是一位“爱心大使”。
李肇星离任外交部长后,除了写书,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贡献给社会。更有一件让我对他倍加尊敬、倍觉可亲的事,那就是他任全国“红军小学”理事会成员,积极参与国家“红军小学”建设。李肇星拿出时间、腾出精力,参与筹划、建设、教学、管理红军小学。他多次亲临红军小学发表讲话、授旗、提要求、讲方法激励师生。不仅于此,李肇星还为红军小学捐款、捐书及其它教学物件,为把红军小学建设得更好,李肇星几乎做到了不遗余力。
由李肇星对红军小学关注的程度,完全可以看出他对红军小学、对下一代,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真心实意的责任、关注和寄托。
李肇星关注红军小学的事,正是促使我写他的原因,又正是这一点验证了我之前对他的印象。没有爱心,何来关心孩子?没有大局何谈退而不休?没有点精神又怎能为一种精神付出?没有民族和国家意识,怎么会去为“红军小学”的建设而奔走呼号、身先士卒?
从网上搜索李肇星的图片,基本上每张他的图片都是带着一脸的笑。他的笑是一种豁达、坦然、开怀、自信的笑;是一种爱心、童真、纯洁、和蔼、善良的笑;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影响力、说服力、战胜力的笑。
李肇星曾出版了一本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就这题目本身就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希望和能量、更兼美好和向往、也有号召和称颂、不失与时俱进的诗歌散文。没有一颗博大爱心的人是有可能成就这么一本书,但不大可能会采用这么一个具有深厚意境的题目的。
年纪渐大能和孩子们在一起,那该是多么大的福份;没了官衔能为社会做点公益的事又是多好的善事;人生的结尾能把知识和能量贡献给社会又是何等的功德;夕阳下能够享受社会大家庭的天伦,那该是怎样的惬意。李肇星他做到了全部,正是他具有一颗“真、善、美”的爱心所使。
看李肇星的老年生活,无不反映出一个真正无私、奉献;有德、有才;有作、有为;无愧、无损;淡定、从容;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既能为官,又能为民;官场能上能下;俨然学者风范的人品和精神。
回顾李肇星的点滴,使我想到了这个题目----《一颗爱心是青春永驻的一剂良药》!
爱心不泯青春驻,
笑口常开坦荡抒;
心底无私天地宽,
海阔天高跃凭鱼;
将把余生献社会,
欲与儿孙晚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