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时间:2018-07-16
英雄的诗歌 英雄的高地
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总是要在特定的历史结点闪光。
2016年下半年,国内外军事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南海、东海主权屡遭侵犯。新一届中央政府临危不惧,以无比的自信与勇气屡挫国外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让全国人民为之扬眉吐气。史光柱的新歌《山》适时推出,不仅是对“建军节”的献礼,更是成为这一特定时期最别具一格的爱国主义宣言。
《山》采用厚重大气的军旅交响配乐,让听者在听到音乐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纯净感动的心灵世界,整首歌旋律优美流畅,著名歌星袁东方的真情演绎如泣如诉,把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爱国英雄主义画面娓娓道来:
“你可听说一座山,远方一座山,有人花开在身边,有人花开已走远。”
如同叙述故事的开端,一下子就让人们想起上世纪末那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南疆之战,那场战争的胜利,是无数英雄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如今,幸存的英雄已霜染鬓发,可逝去的英雄却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星辰。
“你可听说一座山,一座热血山,一个个曾经奔赴前线,谱写壮丽诗篇。”
假如不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军人,可能永远不知道脚下每一寸土地的神圣与宝贵,在那片被热血染透的高地上,曾经留下多少生死与共的时刻,曾经刻下过多少永不磨灭的动人画面,那个为了帮全排打开冲锋通道,舍身趟雷场的排雷兵,是不是还在月光下用口琴吹奏悠扬的曲子?那个还不满十八岁的小山东,似乎又在拉着史光柱的胳膊说:“班长,你的位置不在这儿,这个碉堡我来炸!”,那个颅骨被掀掉一半的战友,仿佛又在艰难地扣响机枪,用决死的信念为全排吸引敌人的火力;还有那个被炮弹炸穿胸部的四川兵兄弟,仿佛又在用眼睛看着史光柱说:“如果你能活下去,以后记着去看看我的爹和娘”……
“你可听说这座山,边关这座山,有人花开到终年,有人花开只一天。”
听着这样的述说,怎不令人潸然泪下,就在那座高地上,多少年轻的生命壮烈殉国,他们的躯体即使化作南疆热土上的一株草,一粒沙石,甚或一滴水珠,但他们的忠诚与英雄气魄,却可以穿越岁月的风烟,坚守精神的高地。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正是因了他们的牺牲而来,可令人痛心的是,很多人却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淡忘了他们,甚至用没有原则底限的流言蜚语底毁英雄的信仰与价值,英雄流血但不能流泪,听听这首歌,那些在市场经济与自由主义涡流中迷失方向的人会不会有所警醒呢?
“曾经一座山,离你有多远,历经视死如归路,我要珍惜今天。”
是啊,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只有上过战场,从生死线上走过一回的军人,才知道和平的可贵,生活的美好;而和平并不意味着战争的不复存在,战争危机从来没有在国际对抗中远离,英雄爱国主义必须成为民族发展道路上的信念支撑。
“如今这座山,耸立我心间,历经荡气回肠路,我更坚信明天。”
最后这两句,是一个点睛之笔,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坚信未来,一首歌,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作了一个串接,同时也把英雄主义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作了一个升华,英雄的诗歌与英雄的高地在这一瞬间成为一座山的丰碑,一座山的传承。
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这样的民魂,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它关乎国家成败、民族兴衰。
史光柱的诗与歌,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英雄主义与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彩一笔。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祖国团结统一、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走向繁荣富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纽带。
附《山》歌词
词/曲:史光柱
词曲:史光柱 演唱歌手:袁东方
你可听说一座山,远方一座山,
有人花开在身边,有人花开已走远,
你可听说一座山,一座热血山,
一个个曾经奔赴前线,谱写壮丽诗篇,
曾经一座山,离你有多远,
历经视死如归路,我要珍惜今天。
你可听说这座山,边关这座山,
有人花开到终年,有人花开只一天,
你可听说这座山,这座英雄山,
一个个曾经坚守前沿,书写壮丽画卷,
如今这座山,耸立我心间,
历经荡气回肠路,我更坚信明天,
我更坚信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