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诗歌 英雄的高地——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歌曲《山》的思想价值 (上)

>信息播报

英雄的诗歌 英雄的高地——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歌曲《山》的思想价值 (上)

来源:未知    时间:2018-07-11

        为响应习主席“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的号召。以英雄为旗帜,以助残扶残、扶持英烈、关爱弱势群体为宗旨,由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中国大爱联盟、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联合举办的首届“爱心传递”作品评选活动及第二届“史光柱杯”征文大赛近期揭晓。整个活动历时半年,共收文学、摄影、书画、微视频等参选作品千余件,经专家、学者3轮评选,31件优秀作品脱引而出。现将部分获奖作品发表,供网友品鉴。


英雄的诗歌 英雄的高地
——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歌曲《山》的思想价值 (上)
作者: 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山东省理事 王福德

作为生长在沂蒙老区的70后,对于山,我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不仅在于蒙山七十二崮是养育我的故土,另一个令我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老人们说过,每一座山都是有骨头有灵魂的。

这种教诲便让我觉得山如同一个英雄,因为英雄也是有骨头有灵魂的,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的新歌《山》恰恰为我的这种意念提供了最生动的佐证。

对史光柱最初的印象,是上世纪80年代席卷全国的英雄报告会,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为一首感动全国人民的歌曲《小草》,让人们知道了一个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真正英雄,他四次负伤,八处重伤,眼睛被炸出眼眶却毫不退缩,带领尖刀排一举拿下战略高地,用鲜血与生命展示了一个爱国军人的英雄主义与无上价值,被联合国观察员誉为中国的军魂。中央军委战后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四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慰问。

关于史光柱,还有一个铭刻于思想深处的画面,那是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幅油画,画面背景是遍地炮火硝烟的战场,画面正中是一位浑身浴血、一只眼球挂在眼眶外的钢铁战士,他手持冲锋枪,挺立于战场高地之上,浑身上下透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那种透射而出的气势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就让人为之一震,而这个画面的人物就是战场上的史光柱。

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战后的史光柱虽然失去了光明的眼睛,但他的内心深处却燃烧着一团火焰,那是一种永不屈服的生命之火。为此他以笔作枪,经过刻苦学习步入文学的战场,先后出版了数十部小说、诗歌及散文集,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十几国文字发行,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投身公益事业,数十年坚持扶弱助残,关爱英烈,他以残疾的生命焕发了阳光的色彩。

从战斗英雄到作家、诗人、音乐家的华丽转身,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汗水,在史光柱奔放流淌的艺术作品中,你会被他始终蕴藏其中的深刻思想所打动,细细品味这些艺术作品,我们能从中品出一种真味,那就是以英雄主义为引领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正是因了这种精神内在,他的作品在当今纷纷扰扰的文学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被文学评论家称为“史光柱现象”;中国作家协会两次召开研讨会研讨他的文学专题。

 

上一篇:丝丝入扣话朗诵 下一篇:为自己铸就一道情绪的‘拦洪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