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时间:2018-02-09
作者:史光柱 编辑:王宇
科技创新是科教兴国的战略支撑,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把科教摆在强国、强军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快速提升科技强军的凝聚力、战斗力。
每每听到科技兴军的信息都令人振奋!然而,仅靠尖端发明并不能完全掌握战争与和平的主导权,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创造科技和使用科技的人。
先进武器重在协调发展和运用,美国在这方面世界领先。早在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便强调科技创新军事优先,冷战时期把军事优先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军的科技创新和运用近几年迅猛发展,仅2017年便有诸多科技突破,请看2017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成果:
1.朱日和沙场点兵彰显我国武器装备优质战斗力。
2.多措并举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3.重大航天专项工程取得突破进展。
4.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万吨大型驱逐舰首舰先后下水。
5.以“慧眼”卫星为代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协调发展。
6.歼20隐身战机列装部队,“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成功首飞。
7.“神龙二号”引领世界强流多脉冲高功率加速器技术发展。
8.“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亮相。
9.世界最快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发布。
10.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使用。
十大成果既有阶段性综合实力的彰显又有不同领域单项发明创造的突破,这充分说明科技兴军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重在人才,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成了先进武器从研发到使用的重点环节。一种武器从发明、制造,到部队装备发挥战斗力,没有人才支撑如同套上现代包装的烧火棍。要使武器发挥应有的功能,多极化多层次的人才建设是科技兴军的核心部件。这也是军队质量建设的必由之路,核心内容是把依靠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部队战斗力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位置,切实增强国家军事科技实力,全面提高军队建设科技含量。通过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改进现有武器装备,形成系统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
我国之所以走积极吸纳,自主研发,运用科技技术成果快速提升我军的军事科技优势道路,得益于独立自主方针。其中,军民融合战略起到重要作用,最早的军民融合来自于人民战争。
2017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厚土壤,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党的十九大为强军之路指明方向。21世纪我国进入由大到强发展关键阶段,加强军事力量建设,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和和平保障的战略需求空前迫切。习主席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提出必须努力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要求,更加注重营造有利战略态势,为实现和平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新要求,不断创新战略指导和作战思想,高度关注应对新型安全领域挑战,努力掌握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等一系列讲话。这些要求既讲明了军事战略方针,也明确了军事战略的本质功能,实现了军事战略与国家战略的有机统一。
放眼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只有科技创新军事优先,树立打赢必胜信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著名学者贝尔纳说,“美国的科学与战争一直极其密切地联系着。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都是海陆军的需要直接促成的。”贝尔纳的这句话,真实反映了美国基于军事需求的科技创新现状。军事优先有利带动文化、经济等其他产业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如俄罗斯、英国、法国和我们的邻居日本······走的也是科技创新军事优先道路,科技创新是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引擎,也是世界军备发展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