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11-25
一生兑现诺言的人 史光柱等英雄、功臣重返文山初心地之二
老山,一座英雄的山,是万众敬仰的精神高地、文化高地和心灵高地,是全国人民心向神往的英雄山。老山,成为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地标,成为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使命的不朽丰碑。
近日, 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战斗英雄毛羽亮,一等功臣刘海洋,胡国桥再次重返曾经炮火连天的老山战场,看一看当年的猫耳洞、战壕,面对这里陌生又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1984年4月28日凌晨,收复老山作战打响。”史光柱站在界碑前向大家说,作为老山主攻团、主攻营的一员,不惜一切代价收复老山夺取阵地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在拿下57号高地,向50号高地发起进攻时,史光柱已小腿中弹,穿插的过程中他再次重伤,依旧贯穿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退后半步生的承诺。在进攻50号高地途中,他将炸烂的左眼球塞进眼眶,右眼也终结光明的情况下依旧率领全排突入阵地。此时的他已经无法站立,眼前也一片黑暗。史光柱一边向高地爬行,一边指挥战斗,最终夺下了50号高地。卫生员张兴武等战友冒着呼啸的炮火,拼命的将陷入昏迷的史光柱抢救下来,虽然历经多次手术保住了生命,但是他的双眼失明从此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
抚摸着界碑,史光柱仍能清晰对战友们指出他进攻的方向,第一次中弹的位置,一切都仿佛历历在目。虽然自己在那场战斗中失去了双眼,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但他从来没有后悔“因为我是为祖国而战,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今天,我仍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这是以史光柱的英雄事迹为原型所创作的,一代边关军人的壮歌。沉浸在战斗情节中的史光柱与毛羽亮、刘海洋、胡国桥站在雕刻着《血染的风采》歌曲的石碑前再次唱起了这首8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红色歌曲。那高亢的歌声里,我们仍然感受到他们当年义无反顾、奔赴战场的执着;那高亢的歌声里,向我们彰显了他们当年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坚毅;那高亢的歌声里,流露出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勇毅前行的坚定信心。史光柱若有所思,他严肃而又坚定的说:“安宁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大饼,和平是打出来的,如同今日的握手和友谊,需要实力的支撑,岁月静好,那是有人负重前行。”他的话,赢得一片自发的掌声。
重返老山,英雄们称赞着繁荣的口岸和和平的边陲,他们又一次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978名烈士,全是收复老山原昆明军区首战老山的英烈,95%的烈士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14军。史光柱,毛羽亮,刘海洋,胡国桥和爱心志愿者迈着缓慢的步子庄严肃穆地一步步登上台阶,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鞠躬、行军礼,将香烟一支一支点上摆放在祭台上。
史光柱带领战友们,分别为张大权等烈士擦拭墓碑,敬一杯酒点一支香烟,告慰牺牲的战友们。史光柱对着躺在英雄台上的烈士战友大声的呼唤:“步兵118团,全体178位烈士,向你们敬酒了。”随即他又高声呼唤:“原14军所属部队的全体英烈,撒酒敬英雄,缅怀颂丹心。”
一等功臣胡国桥蹲在牺牲校友倪洪茹的墓碑前,热泪盈眶地说道"洪茹,你躺在这里几十年了,你还穿着六五式军装,而我们已经换上了二一式新军装,我想告诉你,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没有辜负战士的荣誉,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天。”
看到幕碑上那一张张照片上熟悉稚嫩的面庞,读着碑文上那表明年龄的数字,眼泪再次模糊了他们的双眼。 战斗英雄毛羽亮说:“我们还活着,你们却永远躺在这里了,我们会永远弘扬你们的精神,传承你们的光荣传统!”
点燃一支香烟,寄托心中无限的哀思。一等功臣刘海洋说:“亲爱的战友们,你们的牺牲奠基了共和国的大厦,换来了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虽然这个世界上已看不到你们英勇的身躯,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榜样!”
大家在回首中铭记,在纪念中传承,在与牺牲烈士的“对话”中,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凝聚了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李惠)